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回到首页

强直性脊柱炎真的可怕吗?

  

  记着:大多数强直患者都知道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病症严重的患者可导致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这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等方面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记着:对于我们健康的人群来说如何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呢?

  田卫国: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中,比较有特征性的症状是晨僵,如果你发生晨僵的时间大于一个小时,就要高度怀疑强直性脊柱炎了,一方面表现为腰背部、骶髂部的疼痛。此外,它还会表现为翻身困难,久坐后腰部僵硬感明显,但活动后,这些症状都会减轻。多数患者随病情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甚至出现胸廓活动受限。另一方面,大多数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髋关节和外周关节病变,其中髋关节居多,其次为膝、踝和肩关节,肘及手、足小关节偶有受累。另外,比较少见的症状还有在病程中会发生牛眼色素膜炎,单侧或双侧交替,可反复发作甚至致视力障碍。

  记着:有一位患者向我们提问称腰背不适去过医院诊断但当时并未检查出强直属于什么情况?强直性脊柱炎容易确诊吗?

  田卫国:诊断依据不是单一的,需综合考虑“强直性脊柱炎一开始出现的症状不典型,且多变。有文献记录,一个病人从一开始发现症状,到最后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可能需要5-10年。”可见,这不是一个容易确诊的疾病。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并不是“一锤定音”,特别是早期的病例,需要综合多因素,根据诊断标准评判,才能最终确诊,否则就可能有病人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

  记着:那么我们要如何准确的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呢?

  田卫国:在我们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时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关节外表现和是否存在家族史,对于临床早期或可疑病例可选择X光、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由于CT的辐射较普通X线大,应仅作为诊断使用,不一定需要反复检查,同时还会化验血液中的HLA-B27。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此化验结果为阳性;需要注意,因为部分健康人也有阳性,并非“一锤定音”;另一方面,HLA-B27阴性患者只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符合诊断标准,也不能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这些诊断检查,需要综合因素考虑,不能根据某一方面而贸然决定。

  记着:国内外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是否有特效药物呢?

  田卫国:在我的临床经验中,遇到很多病人是希望医生开的药是快速有效的。然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的风湿性药,并不一定达到速效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并不强调速效,而是要逐步地控制。我们发现很多追求速效的病人,不停地奔波各大医院,不停地换医院,不停地换医生,实际上这样对病人、对医生都不好的。因为医生了解病人的病情是需要时间的,知道患者对药物反应也需要时间。如果你不给医生足够的时间,那也等于不给自己足够的机会去治疗。”

  很多患者特别相信所谓的“特效药”,不断地去找寻特效药。例如,经常会有病人会拿一些药给医生看,说这是从香港或者其它地方带过来的特效药,吃了很舒服。一种药物的好坏,不光是看吃完过后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看它的副作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长时间吃药控制的,如果这个药的效果再好,它的副作用比较大的话,长时间吃药带来的后果与对身体的伤害更大。另外,强直性脊柱炎在长期药物治疗中,不以激素为主要的药物治疗方法,当症状很严重的时候,医生才考虑使用激素来降低它的炎症。

  虽说没有快速治疗的方法,但如果是及时的诊断,合理的治疗,那是可以控制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此外,如果强直性脊柱炎已经导致了髋关节强直,严重影响到了病人的生活与工作,建议病人还是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置换人工关节。

  记着:在采访的最后,特别强调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是整个治疗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并与医师的合作,并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扩展阅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是整个治疗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并与医师的合作。长期计划还应包括患者的社会心理和康复的需要。

  2、劝导患者要谨慎而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取得和维持脊柱关节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

  3、站立时应尽量保持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坐位也应保持胸部直立。应睡硬板床,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枕头要矮,一旦出现上胸或颈椎受累应停用枕头。

  4、减少或避免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记录是防止不易发现的早期脊柱弯曲的一个好措施。

  5、炎性关节或其他软组织的疼痛选择必要的物理治疗。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患者看病经验

专家在线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关注,了解更多疾病资讯、申请一对一专家咨询